真不错,又发现了一家可以当作食堂的好吃馆子!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好吃小馆,坐标杭州,但和我很爱的一座城市:泉州有关。


泉州,一座宏伟美丽的刺桐城。如果要介绍它,那就有太多闪亮的词汇可用了。

它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马可·波罗笔下的『光明之城』,也曾经是『东方第一大港』,是全世界商人渴望奔赴的港口。


要怎么形容我对泉州的爱呢?我喜欢它的开放,也喜欢它对历史的尊重,对传统的传承。

这里的人们相信爱拼才会赢,也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刺桐花、红砖厝、庙宇、港口、古味、南音……有太多让我想念的元素了。


当然了,还有美食风味这一项。

记得在泉州的日子,早上去西街逛开元寺之前,要先吃碗滑腻顺口的面线糊垫垫肚子,搭配特有的醋肉;


中午在红砖古厝间来回穿梭,去关帝庙前为关帝老爷祝寿,听完高甲戏后,则必须把胃留给泉州牛排,再加一碗咸饭和牛肉羹。这组合我是每天复购一次都不够。


所以呢,注意到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闽南王记牛肉呢,我想大概是因为我对泉州的爱吧。去过几趟后就一直惦记,泉州风味何日再重拾?

当然了,更因为它离我的住处近。我几乎已经用实际行动在把它当作小食堂来吃了。


而且哦,你别看这店面小小的不起眼,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多。但是一到营业时间,门口的塑料小板凳上,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冒出不少人来。嗯,消息一定是在悄悄传播的。

即使我住的不远,但是但凡我来得迟一点,也难逃排队等位的命运。(但好在,每次等位时长大概在10min左右,还好!)


店铺里的布置也很简单,一个操作台再加几张桌子,很是紧凑。碰上人多的时候来,还很可能要和别人拼桌的。

但是!它的菜品组合,却让我一口梦回泉州了。店里有不少组合的套餐,一碗咸饭、一碗牛肉羹再加一份泉州牛排,不就是泉州当地餐馆最常见的搭配吗?


吃了很多次还愿意复购,我自然是有底气大胆来推荐的啦!


一口梦回泉州

首先解释一下,店名里有闽南二字,但如果更精确一些,出品其实是以泉州风味为主。


这里还有一个传承故事。老板虽然是浙江人,但他师傅老郭是泉州人(他在虎玉路还有一家店,同样口碑很好)。人家跟着耳濡目染,把手艺学到手了才开的店。

店名透露出的另一个关键词是牛肉。牛肉是店里的招牌,贯穿始终的灵魂角色。


闽南地区的人们都还挺喜欢吃牛肉,尤其是泉州。如果要细究他们吃牛肉的习惯,你甚至可以追溯回宋元时期。

那时候的泉州已经是世界级的大港口了,商业空前繁荣。阿拉伯与波斯商人远离家乡,乘着季风从海路来到泉州,他们在此经商定居,也留下了他们的生活印迹。

泉州清净寺


受信仰影响,这些商人、传教士和旅行家中不乏喜食牛肉,也懂得做好吃牛肉的人,于是让泉州有了牛肉文化。

久而久之,吃牛肉的习惯逐渐影响了整个泉州,并开始融入当地的生活之中,成为日常的一部分。如今,在泉州的街巷里,也就数牛肉主题的小吃店最多了。


牛排、牛肉羹、牛杂、牛肚、牛百叶、牛鞭、牛尾、牛舌……几乎贯穿了泉州人的一日三餐,算是把牛吃到相当细致了。

他们家就很像当地的牛排馆,能做很纯正的泉州小吃,像是牛排、牛肉羹、牛杂和牛舌等各个部位都有,不过在汤料配方上会有一些入乡随俗的调整。


牛肉是每天采购,确保新鲜,再加上独家配比的汤料,这两样基本上也就奠定了好吃的基调。

所有的小吃都被装在不锈钢小碗里,没有华丽的摆盘,但是看了觉得靠谱。

接下来,我再重点和大家说说菜品吧。


泉州牛排

这家店的排面要留给泉州牛排,我最经常想念的泉州味道!

我要先解释一下,泉州的牛排和我们惯性思维里油煎火烤、三五分熟的西式牛排可不一样。它的做法很特别,就像泉州这座城市一样,讲究一个开放包容大融合。


首先原料用的不是特别昂贵的好肉,一般选的是牛肋骨上个头大、肉厚实、价格实惠的肉。

它在制作的时候,还要加很多卤料去炖煮。各种中式传统香料当归、八角、老姜和香叶打底,然后呢,还要再加上南洋地区流行的咖喱和一些中草药进去,算是一种传统食补理念的延续。


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时间了。一锅牛排要炖够时间,才能有这样软烂又入味的口感。

每次店家从锅里把牛肉捞出来时,我就能闻到那股熟悉的浓香扑面而来。我光是站在边上,就闻得馋到不行。


碗里一般会有两到三块大块头牛肉。肉被煮到微微脱骨了,吃起来毫不费劲。金灿灿泛着油光的卤汁已经渗入了肉的缝隙里,带着咖喱的微辣和醇厚一起入嘴,劲头十足。


这个汤汁我很也超级喜欢。实不相瞒,我这个中国胃的小心思,就想着用它来拌米饭了,肯定很好吃哇!

虽然说在泉州市区,光是牛排店就不下两三百家,但是在杭州,能吃到这么地道的泉州牛排的地方,可不多。


这也是我觉得了解美食最有意思的部分了。人和人交流融合的故事已经远去了,怎么说都显得虚无缥缈。但是,实打实吃到嘴里的牛排,就是泉州海纳百川最好的见证。

泉州咸饭

咸饭是闽南地区人最常吃的主食了。咸饭的做法五花八门,像南瓜、萝卜、芥菜、芋头等都会被加到里头。


他们家做的是最传统的萝卜咸饭,吃起来比较油润软糯,有淡淡的咸香,萝卜也很软烂,就着牛肉热汤一起吃就很不错。

店里还给配了甜辣酱,你也可以加一点到饭里,拌匀了一起吃,也很香!


牛肉羹

牛肉羹也是闽南街头很常见的小吃了。

做牛肉羹用的是里脊肉,牛身上肉质最细嫩的部位。它所含的脂肪含量也低,用来小炒、涮火锅,都很鲜嫩好吃。


牛肉剁碎后,还要加入调料和地瓜粉,一起搅拌均匀,再捏成短块下到高汤里。每小块都很紧实,地瓜粉的加入像是给它穿了一层透明紧身衣,是看得出来的肉意满满。

吃的时候再细细端详,感觉每一勺都闪烁着玉一般温润的光泽。它入口嫩滑,一点都不柴,但是也不会松烂,是韧而有劲的口感。


细细的姜丝是牛肉羹汤的标配,汤则是加了香料煮出来的高汤,所以喝起来很滋补。

这汤吧我是一年四季都很想念。冬天来的时候,从冒着寒气的室外进店,一碗入肚登时整个胃都暖和起来了。


到了夏天呢,很容易感到食欲不振。这时候开场时先喝上一小碗,香料和姜丝带着微微辣意,在它们的刺激下,你的胃口也被逐渐打开了。

肉质鲜嫩的牛肉羹搭配清醇鲜亮的高汤,任何时候来一碗都错不了。


肠包肠

这次借着采编的名义,我把其它的经典小菜也帮大家试了试。大肠嘛,全国各地的人都有自己对它的理解。闽南王记牛肉的肠包肠就挺特别的。


首先,它的卤料里也加了些许咖喱,色泽灿若金光,口感还有南洋气。

而肠包肠嘛,看横切面就知道了,确实有好几层,做法很考验手头功夫的。它吃起来嫩且脆,但是还带着些微的苦意。


说实话,一开始我有点吃不惯。但是多吃几回之后,又有点上头。这菜还挺有哲思的,就像人生啊,吃点苦容易记得牢。


萝卜肉丸汤

萝卜肉丸汤我也替大家试了。但他们家的做法不是我先入为主以为的潮汕牛肉丸,而是淀粉含量比较高的软嫩丸子。


丸子倒也挺新鲜的,没有长期冰冻过的肉丸的异味感。汤里的萝卜也很好吃,看起来水盈盈的,而且吸饱了汤汁,每一口都很清甜。


牛杂汤

牛杂汤也不出错,吃起来软烂,不费牙。而且,因为和牛肉羹共享了一锅高汤,也是好喝的没话说。

所以,我觉得这些汤大家选谁都不会错,就看主料你更偏爱谁了。


干切牛舌

干切牛舌的口感也很不赖。它算是冷卤的做法,但直接吃也不咸的。

感觉每次来的今日推荐都是干切牛舌?


它选取的部位油脂不算特别丰厚,但很是弹软。酱汁里面有小米辣、香菜和醋,是很清爽的配方,和牛舌搭配在一起很巧妙。

用牛舌裹上鲜香的酱汁一起入肚,真的能抵消很多烦恼。


牛舌在盘子上码得整整齐齐,数起来吧能有个二十来块,但是怎么就吃得这么快呢!


再来总结一下。

他们家有两个搭配好了的套餐,分别是牛排+牛杂汤+咸饭,以及肠包肠+牛杂汤+咸饭。如果你觉得纠结,基本上盲选个套餐来点就不会出错。

醇厚的牛排,喷香的闽南咸饭,再加上暖胃的热汤,33元就能美美吃个饱。


如果是冬天来的话,还可以吃牛肉火锅。50元/位,几个人来吃的话,也要大几百块钱了,那就不是10来分钟吃份简餐这么简单了。


此外,如果不想吃饭的话,你也可以挑牛肉的部位做汤底,煮一碗捞化。捞化是闽南人的说法,它其实就是粉丝汤了。

在当地一般兴化粉用的比较多,我问了老板,店里用的粉丝的产地倒没有这么讲究。不过,一碗热汤粉丝清鲜落胃,又有很多佐料来作陪,作为替补选择也不错。

此外,如果要吃整条的牛鞭或者牛尾,记得提前打电话来预定。

最后放张账单截图,自费食用,良心推荐


///

干餐饮这件事,起早贪黑都是常事。像闽南王记牛肉也是如此,每天费心熬一锅热汤,炖一份牛排,才有了让我念念不忘的美味。

像我这样的食客,只能用多来这努力加餐饭,默默表示支持了。


/ 闽南王记牛肉 /


  • 地址
  • 杭州市西湖区丰潭路288号
  • 营业时间
  • 11:00-14:00,17:00-21:00


关联阅读:

1、江湖有传说,这家街头小店号称“村口米其林”

2、咕咕哒!挖到一家店,打车300块都值得专程跑一趟!

3、去年喝到的最佳鸡汤,天天都在排队

4、提前说了,今年吃到的最佳新疆菜,在疗养院里!

5、难得遇到这么对胃口的馆子,刚吃完就开始想......

6、这家最近爆火的小食堂,人均20+,天天骗我来干饭!

7、新的一年,只想多去几次这家四川人都想的馆子!

8、杭州的宝藏馆子写过这么多,终于把它安排上了!

9、倒了3趟地铁也要来吃的这碗饭,吃完我……

10、这家馆子可以承包一整个夏天的烧烤,爱了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