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上海 时间:

相比人来人往的南京东路,摩登洋气的南京西路,游客不会太多。南京西路是一条充满故事的马路,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是上海第一条西式马路。上海开埠后,公共租界利用出售第二跑马厅的部分余款,修筑了一条用于驱驰马车的大道,这条道路被命名为“Bubbling Well Road”,中文名称为“涌泉路”或“静安寺路”,就是后来的南京西路。

现在的南京西路,东起西藏中路,西至延安西路,全长2933米,占整个南京路的60%。南京西路是上海的标志性商业商务“金街”,印刻着鲜明的海派基因。街上既有高端商场、写字楼,也有老字号餐厅,小资咖啡馆;也遍布着静安寺、百乐门、静安公园、张园等人文景观,和繁华的现代商业区珠联璧合。

但是,若把时光拉回100多年前,南京西路的光芒并不亚于现在。越界筑路之后,前后不过十几年,这条西式马路两边迅速从荒芜到楼宇鳞次栉比。很多洋行的老板,富商贵胄也纷纷涌入这条马路的两侧,修建花园别墅、公寓大楼、舞厅戏院、银行、咖啡馆…… 不多时,这里便成为上海高级的居住区。

当时的租界为了扩张,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硬将静安寺的正门向北缩进了数十米。这导致路原来在静安寺正门与大殿之间的古井,就这样暴露在寺门外的马路中央。

这口古井不是其他,正是南宋时有着“天下第六泉”之称的涌泉井,还位列“静安八景”之一。当时的静安寺路之所以叫“涌泉路”,叫“Bubbling Well Road”,都是因为它,可见名气之大。

涌泉,又称沸井,沸泉,吹泡井,以泉水日夜涌出如沸而得名。在《上海年鉴(1852 )》中曾有记载:井水约有3英尺高,从底部冒出大量的气泡,人们称它为‘海眼’。若是把火放至沸腾的水面,气泡便会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这气体无疑是碳氢化合物,很可能是附近地表层下的泥炭或泥煤释放出来的。

上海是江南水乡,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井水的水位较高,出现会冒泡的的井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但是,随着租界大肆开挖周边的马路,涌泉的地下水源逐渐被阻断;到了民国时期,该井的喷泉现象基本消失。1966年为拓宽南京西路,涌泉井护栏被拆,井被填平,这口古井至此销声匿迹。

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在开建地铁2号线时,工程掘进到“涌泉”古井附近时,竟挖到了当年抛入井内的护井栏,涌泉才被重新发掘。更让人意外的是,当时还有一股水流源源不断从地底渗出,轰动全市。专家到场后,检验后发现并不是自来水管破裂;后来流出的水被堵住后,工程南移了50米才正常施工。

为了追忆这一历史人文景观,2009年,有着近800年历史的静安寺涌泉举行了盛大的落成仪式。这一复建的景观,就在静安寺大门正对面的静安寺广场上。虽然此涌泉已非彼涌泉,但这一景观也在无声地诉说城市的过往,也见证了静安的前世今生。

其实,南京西路也很像一口古井,久远深邃,具有厚重的底蕴,处处都有人文历史的“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