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23 时间:

回顾我国的历史,自从我国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之后,社会当中的人想要为国效力,唯一的途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从而考取功名就能够得到官职。

很多寒门弟子都会用这样的方式光宗耀祖,改善家里的环境和经济情况。

古代也没有太多的职业,不像当今社会,可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古代好的职位就只有当官,这也让很多人都会走读书考功名这条路。

像如今考公务员一样,科举考试非常难,有些人考十几二十年可能才会获得一个小官。

但不少人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声音被大家听到,他们还是会选择一如既往的参加考试。

范进中举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听说过,他之所以得到广泛流传,是因为范进中举后竟然会疯。

这让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不过是一场考试,就算考的再好也只能是开心,怎么会直接开心到癫狂呢?

实际上这是因为他中举后的官职是大家难以想象的,如果放到现代,也许有人做出的行为比他更加夸张,为什么这样说呢?

科举制

任何一个团队,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人才,国家也是同样的。

如果没有人才,一个国家就很难实现转变,所谓不进则退,如果不能有好的前进方向,那么一个国家就会落得落后挨打的局面。

所以无论是当代社会还是古代历史,对于人才的选拔都是一个国家的重中之重,而我们国家人才选拔制度沿用最久的就是科举制。

科举制贯穿了我国的千年历史,同时也为我国历史发展吸引到了众多优秀人才。

只是任何事物都会有周期,如果没能在周期下滑的阶段积极转变,那么该事物就会走向灭亡。

科举制也不例外,最初它开始实行的时候,受到了众人拥护,也能最大化的展现出它该有的职能,但后期却因为不顺应时代而被淘汰。

科举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呢?

科举制是寒门士子能够进入上层阶级的唯一渠道。

在隋朝之前,只有世家大族出身的人才能做官,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在隋朝之后,寒门子弟也有了入朝做官的机会。

不论是什么时候,做官都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如果放在寒门,那更是光宗耀祖的事。

科举制是在隋炀帝大业元年才开始实施的,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是通过举荐得来的。

如果有人能够有好的名声和品德,就能够被人推荐到朝廷当官。

可是这对寒门子弟来说并不公平,因为推荐就有很多暗箱操作的空间,通过贿赂,大家就能得到举荐。

而隋炀帝创造出的科举考试,对于人才的选拔来说更加公平。

考试向全社会开放,他们只看重人才的才华,并不会看重他的出身和地位。

官场也不会再被士族垄断,人才选拔也会排除了人为的不可靠因素,整个考试也会更加规范。

自从科举制成立之后,唐宋时期就吸引到了很多人才。

只是在宋朝之后,科举制的弊端也被显现出来,因为科举考试需要交钱,很多百姓因为严重的赋税,根本无力承担一次次的考试。

而宋代后的考试内容设置也越来越不合理,很多选拔出来的人才只会纸上谈兵。

明清时期,科举制更是被改的严苛,它有着非常严格的体系,考试的内容也只有八股文,这并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

而且当时为了选拔,科举制被分为了五个等级,分别是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只有通过五个等级的人,才能得到更高的重用。

第一等级通过的话就是童生,他们就可以参加第二等级的院士考试,在这一等级的优秀者会被称为秀才,秀才可以参加乡试成为举人。

举可以参加会成为进士,最后一步就是面见皇帝,在金銮大殿上接受皇帝的考察,以此得到科举制度的最终名次。

每一个等级都非常艰难,都需要考生足够的优秀,付出足够的努力。

而成为举人也是整个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一步,因为这一步意味着你能否成为国家官员。

成为国家官员后,不仅能够有社会地位,有俸禄钱财,还能减免赋税,受到很多的优待和特权。

但中举并不简单,仅仅是成为秀才,在清时期就需要经历县、府、院的三项考试,而最低级的县考,三年也只能通过十几个秀才。

而成为秀才之后,想要考取举人,还需要等待三年一考试,一般50个秀才当中,只会通过一个举人。

也就是三年通过的举人不会超过十个,可见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繁琐。

不过在成为举人后,就能够成为地方官员,把持地方的赋税,治安等等。

在地方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同时也是地方权力的集中体现。

但因为在明清时期科举之过于难考,并且八股文并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科举制只是统治者的政治武器,所以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在暗讽僵硬的科举制度。

比如《儒林外史》,这本书讲的主人公范进就是一位寒门子弟,家中已经家徒四壁,但他还是不愿奉献自己的劳动力,而只知道参加科举考试。

他参加了很多年的考试,但每一次都是落榜的结局,直到54岁时中了举人,因为太过开心直接疯癫。

后来老丈人胡屠户用一巴掌才把他打到清醒,范进怎么会如此开心呢?

范进开心的原因

想要知道范进开心到癫狂的原因,就需要设身处地的去思考。

如果范进身上发生的事情落在我们头上,也许我们比他还要疯狂。

范进是地道的农民,他的祖辈也都是以种地为生。

因为他从小机灵,父亲就把他送去读书,希望他能够光宗耀祖。范进就此走上了考取功名的道路。

只是他的聪慧比起其他人来说相差甚远,以至于十年寒窗苦读都没有任何结果,他的父亲与世长辞时,都没有看到范进有所成绩。

而他为了考试,整天只知道读书,从来不会帮助家里干农活,只要有考试,他都会去参加,但是回回落榜。

在经历了这么多次挫折之后,范进好不容易在50岁时考上了秀才,在54岁时考中了举人。

这么多年来,他没有给家里赚过钱,还在不断拿着家里的钱去买书和笔墨,给家里的母亲和妻子带来了非常严重的负担。

因此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他,范进的邻居、岳父也都拿他当反面教材。

尤其是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更是瞧不上他,因为范进没有给女儿带来好的生活,还让女儿的压力越来越大。

甚至女儿还需要自己接济才能度日。

但在得知范进中举后,老丈人的态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口中的烂女婿成为才高八斗的贤婿,之前不借给女婿钱,到拿钱帮范进打赏,成为范进的马屁精。

所以范进中举后得到的第一个好处就是不再受老丈人的鄙夷和周围人都瞧不起。

第二是中举之后就属于官员眼中的同僚,因此范进对于同一地区的官员是不用下跪的,因为他们的身份已经等同。

那些店铺商人等都在范进中举后主动送上门,本来与他素不相识的富乡绅也都想和他称兄道弟。

范进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待遇提高了不少。

同乡的张乡绅原本是富贵人家的孩子,与身为农村的范进属于永远不会相交的平行线,但范进中举后,他忙不迭的过来结交,与范进成为了世交兄弟。

为了讨好范进,他还送了范进五十两白银、一座三进院的宅子,范进得到的是进入上层阶级的机会和可能。

范进除了拥有张乡绅送给他的大房子之外,其他人也开始纷纷送礼讨好他,范进一下子拥有了田产、铺面、奴仆等等。

家道一下变得辉煌起来,他的妻子也从原来的破破烂烂到后来穿金戴银,处处炫耀。

范进在中举后不久,母亲就因为年迈而病逝,古代非常讲究孝顺父母,因此范进必须守孝三年,才能继续向上考。

如果范进没有中举,母亲只能带有遗憾的离去,甚至只能掩埋在自己家的农田里。

但中举后可不一样,母亲有了风光的葬礼仪式,全城的高官贵族都来给母亲吊唁,僧人为母亲念经超度。

而这些钱也都是有想要巴结范进的人出的,这场葬礼共花费了300两银子。这对于原来的范进是想都不敢想的

范进中举后就有了一官半职,除了每个月有该有的俸禄之外,国家也会养着他,也就是范进后半辈子都会衣食无忧。

因此范进直接从名不见经传变为了富贵人家

他能享受到奢靡的生活,还能与官宦子弟、富贵子弟做朋友,受到一些人的追捧和爱戴。

他一下子因为开心变的颠狂,到处乱跑也是可以理解的。

职位

有人会好奇,范进的官放到现代究竟是什么职位呢?

首先说举人,最初举人一词出现在汉朝时期,当时实行推举人才,所以那些被推荐给皇帝的人才就叫举人。

而明清时期的举人是乡试及第者,这个称号能让他脱离最初的农民阶层,跻身地位极高的士族。

成为举人之后,他还能继续往上考试。

等范进守孝结束后,他直接考中了进士,成功面见皇帝,并被皇帝钦点为状元郎,先成为皇帝的御史,后又被吏部派遣到山东掌管教化工作。

按照现代官职来称呼的话,范进当时属于山东省教育厅厅长。

放在当今社会,如果考取公务员后只能从最基层的公务员做起。

如果能够得到领导认可,才会继续升职。

想要成为教育厅厅长,更是需要十年半载,但范进通过考试直接成为了掌管一方事务的政府官员,这自然值得他开心。

范进把一生都寄托于当官之中,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在实现梦想的途中他放弃了自尊、生活和家庭,这就让梦想实现的意义对他来说更为重要。

他大喜的是自己的路没有选错,自己通过努力的确成为了官员,是他读书没有功亏一篑。

结语

但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对清朝时期的科举制深恶痛绝,所以他一生都穷困潦倒,但也没有去考取功名。

因为他认为读书不应该只成为做官的途径,读书更重要的是充实自己,是懂得道理。

可是在范进的人生中,读书只为了考官。而考官也不是为了造福民众,而是为了功名利禄。

所以他并没有真才实学,而只是会死读书,这对国家并没有多大贡献。

从中也能反映出清政府的腐朽,范进什么都不懂,只会做题,最终成为做题机器。

可就算是这样,他还是靠着成绩优异成为领导,这是让人感到可悲的。

这是对于世人的思想禁锢,科举制不是为人民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而是统治阶层为荼毒世人、洗脑集权的一种途径。

不过范进身上也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坚持不懈,屡败屡战的精神,这也让他从穷酸秀才成为了人人敬重的官员。

他的疯癫也来自于此,这也是一种时代的悲哀。

你如果是范进,你会开心吗?